经典钢琴教材,例如《车尔尼599》、《小奏鸣曲集》里的曲目不建议演奏,毕竟学钢琴的人都是弹着这些曲子长大的,比赛时再弹就好比老调重弹,缺乏新意,不利于比赛晋级。
各个考级机构当年的考级曲目也不建议演奏,因为评委老师里大部分都是考级老师,这些曲子在他们耳朵里听过千万遍了,丝毫的错误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而且再好的曲子听多了也会反感,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听到弹的人少又让人眼前一亮的曲子。
过往的考级曲目倒是可以优先选择,有利于体现参赛者涉猎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有了前面的注意事项,接下来我就根据不同参赛学生的水平和喜好来确定曲目了。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技术层次来决定,而是首先考虑学生的个性,因为这次比赛的时间跨度超过一个月,想要参加总决赛的选手,每个曲目至少要准备两三个月或者更久,因此在这么长的准备周期里,需要让学生尽最大可能喜欢甚至爱上他们的参赛曲目,只有这样,才会越弹越有感情。因此,我对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按照学生个性进行对位。
比如,巴赫和亨德尔更适合性情平和、注重逻辑、一板一眼的学生;莫扎特和海顿更适合年龄10岁以下,理解能力有限,但身体及手指机能较好的学生;克拉莫、克莱门蒂和莫谢莱斯更适合机能较好,练琴吃苦,乐感一般的学生;现代派的久石譲更适合表达欲望强烈,乐感以及理解能力较好,但基本功一般的学生;贝多芬后期作品,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等适合综合实力强,最有希望冲击名次的学生。
此外,如果学生更喜欢中国音乐,就可以先从中国曲目里入手,选择喜欢并适合的曲目练习,讲解时也会相对更容易一些,但是要避开前面所提到的选曲问题。
最后,建议老师细心准备一些冷门曲目作为秘密武器,给适合的学生参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有条件,尽量让学生多在三角钢琴上练习,并且不定期录音或者录视频,以便提高纠错和改进的效率。
随后左老师还和我们分享了赛后关于钢琴学习以及商业比赛的一些想法和启发。